近年來,平塘縣總工會在州總工會和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強産業、擴城鎮、打基礎三項發展部署,大扶貧、大旅遊、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産業發展、城鎮建設、基礎設施、改革創新、民生福祉五大提升工程,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奮鬥目標的“3351”發展總思路,結合工作實際,團結動員全縣職工群衆,圍繞中心、聚焦主責主業,積極探索縣級工會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新舉措,努力實現新突破,積極開創平塘縣工會系統工作新局面,致力服務職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社會進步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一、 黨政重視是基礎
主動爭取縣委的重視、縣政府的支持是做好工會工作的根本基礎。作爲群团組織的工會机关,必须强化党對工會組織的领导,主动增强政治意识,牢固把握政治方向,才能使工會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開展。近年来,中共平塘縣委高度重视工會工作,每年至少两次研究及部署工會工作,縣委主要领导经常关心和关注工會工作,對于重大请示都能及时审定和签批,亲自谋划指导提出了“陽光職工·幸福平塘”工會活動品牌,爲各年度“五·一”劳动節期間組織開展系列活動明确了有效载体,并在各项活動中,率先垂范的支持工會工作;縣委分管领导把指导工會的常规工作作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调动工會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推动工會組織发挥良好作用。工會工作必须主動爭取政府的有效支持。工會工作的基本性质是服務于大局、服務于職工,涉及到各个部门的方方面面,没有政府及部门的大力支持,工作的局面将无法打开,将会受限于各种软件和硬件资源的利用,更好的服務職工将会是一句空话。
二、 合理定位是關鍵
長期以來,工會工作在一定範圍內,存在所謂的“机关化、娱乐化、行政化”的“三化”现象,如何突破“三化”的束缚,是摆在縣級工會干部急需解决的现实問題。中国工會組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团組織,这就要求各級工會組織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務广大職工的舆论导向、参与中心工作的价值取向;也就说,縣總工會必须在縣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动员職工群众服務中心、服務大局,在服務中体现工會組織的存在感。如何将工會业务工作和縣委、縣政府重要安排部署有机结合起来,縣工會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明确了“以開展丰富多彩的活動爲載體,团结动员職工群众广泛参与,提振職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按照縣委創建“陽光職工·幸福平塘”工會活動品牌的要求,以每年“五·一”國際勞動節爲契機,精心謀劃組織“五·一”系列活動,讓廣大職工群衆在互動中享受勞動美,感知勞動最光榮,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進步。
三、 隊伍建設是保障
伟大领袖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设立的任何机构和組織,没有一支干事的队伍,要想打开工作局面,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縣委高度重视工會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至2018年3月底,平塘縣各級组建工會組織506個,其中:機關工會數量爲285個,企業工會組織221個。2017年以来,縣總工會加大了“建工會.促就業”的工作力度,在“社區、協會”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兩新”組織中指導組建工會組織,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在各級工會組織中,配齊、配強工會幹部,在各基層工會(聯合會)中,從事工會工作的幹部爲233人,其中:副處級幹部1人,正科長級幹部17人,副科長級幹部91人,股級幹部124人;聘請社會工作者9人專職從事工會工作。各級工會組織隊伍人員的配備,爲有效開展工會業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 尋求突破是重點
工會业务工作的重点是依靠職工和服務職工。縣總工會有效动员和組織指导各基层工會(联合会),探索新形势下工會工作的新方法和新举措,积极寻找工作突破口,工會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一是聚焦主業,精心組織三項活動
——廣泛開展建功立業競賽活動。開展以“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爲主題的勞動競賽活動。在各年度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組織指導、資助協調各基層工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先后指导协助縣医院、縣教育系统、縣交通系统、縣金融系统等行业工會組織分别開展了“醫療救助大比武”、“優質課評比”、“公路建設安全大比武”等業務技能競賽活動,自組織開展劳动競賽活動以来,统计参加競赛的職工人数近15000人次。协同縣直各工會組織開展联谊活動,先后协调縣财政局、地稅局、國稅局、農商銀行等金融部門聯合開展工會聯誼運動會;协调縣教育系统各基层工會開展優質課評比活動;协调縣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開展技能“醫療救助大比武”活動;协调縣交通局及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開展“公路建設安全大比武”。通过技能競赛和比武,进一步发扬了職工爱岗敬业的精神,增进了職工的友谊,凝聚了力量,提振了士气,提升了業務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益。
——開展典型選樹活動。開展以“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爲主題的勞動競賽、“工人先鋒號”創建等活動,並與選樹“平塘工匠”、“創業之星”结合起来,努力拓展劳动競赛新内涵。自2014年以來,精心組織和向上級工會組織選樹各類先進典型並獲得命名,共獲“全國模範職工之家”1個,獲“全國模範職工小家”1個;獲“貴州省模範職工之家3個”,“貴州省模範職工小家”1個;“五一勞動獎”1個,1人獲貴州省行業道德標兵稱號;獲“黔南州五一勞動獎狀”2個,獲“黔南州工人先鋒號”2個,4人獲“黔南州五一勞動獎章”, 獲“黔南州模範職工之家”12個,獲“好花紅五星級工會組織”7個,獲“黔南州好花紅四星級工會組織”13個。推荐獲平塘縣“五一勞動標兵崗”32個,獲“五一巾帼標兵崗”21個,獲“工人先鋒號”9個,獲“平塘工匠”7個,獲“創業之星”9個,推荐獲平塘縣“五一劳动标兵”称号60人,獲平塘縣“巾帼標兵”50人。各类先進典型的推荐和选树,爲提振干部職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深入開展職工素質提升活動。縣總工會不断丰富活動载体和活動内容,開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職工文艺、体育活動和书画、摄影、征文等方面的比赛及培训活動,丰富職工业余生活,加强職工文化建设,提高職工综合素质,使广大職工更好地服務于本職工作。一是組織開展各類提升職工素質活動。在各年度“三·八”節期間,組織開展職工徒步走活動,自活動開展以来,縣直机关单位近1500人次参加;開展以“書香三八——注重家教家風——培育家國情懷”讀書征文活動,共收到征文近80篇,评选优秀的文章给予奖励;開展以“感恩奮進·走在前列”爲主題的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演講比賽,對優勝者給予獎勵。二是組織開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動。以舉辦“陽光職工·幸福平塘”“五·一”系列活動爲載體,組織職工開展象棋比賽、攝影大賽、書法大賽、周末足球聯賽等体育赛事,激發了干部職工拼搏进取的精神,营造共建和谐、欢乐祥和的節日氛围。
二是突出重點,紮實推進“三帶”服務工作
——扎实開展维权帮帶救助服務。一是開展就业援助、维权宣传活動。配合縣人社等部门開展“春風行動”,組織開展多形式宣传活動,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30000余冊,聯系招聘企業90余家,幫助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組織推荐25人待业青年参加省总开办的美容、美发、电工、焊工、家政服務员、育婴师技能培训班。配合縣妇联開展女職工维权活動,通过发放《女权益保障法》、《女職工劳动保护规定》,引导广大女職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是圍繞“四個關愛”爲職工送爱心。在建设工地设立关爱一线工人“愛心小藥箱”站点,关爱建筑工地工人;在游客服務中心设立“愛心母嬰室”,關愛哺乳母親;聯合貴州銀行平塘支行,制作7200多張“爱心服務卡”, 让每位職工都能享受到身边优惠服務;制作“愛心幫扶卡”,分期注入一定的資金,加大對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三是加大幫扶助困力度。紮實開展好工會幫扶助困、“两節”送温暖、金秋助學”等系列品牌活動,在元旦、春節、“三·八”節、“五·一”、“六·一”等節日期間組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慰問活動,爲一线劳动工人、环卫工人、困难職工及子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患病職工等群体发放慰問物资及资金共110.5萬余元,受助人員達85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工會組織的桥梁纽帶作用,体现了工會組織服務職工的社会功能。
——狠抓工會組織帶动就业服務。按照省總工會、州總工會工作要求,将工會組織移民安置點延伸,抓好移民搬遷安置點的工會組建工作,助力安置點群衆發展、增收。先後指导和支持克度镇马鞍移民安置點、牙舟镇富民移民安置點、掌布浪马社区移民安置點、众诚爱心协会等“兩新”組織建立工會組織,以建立完善職工之家阵地建设爲基礎,拨付专项资金爲“兩新”組織工會配备电脑、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备,爲会员開展活動、讨论学习等提供方便,确保“兩新”組織工作制度化、活動正常化。并充分发挥移民社区工會資源與優勢,積極參與到移民群衆的思想宣傳與動員、技術培訓、勞務輸出、産業發展、促進就業等工作中;組織開展促进就业创业宣传培训20余次,受訓人數近2700人次,實現就業500多人,有效發揮了工會助力扶貧攻堅的作用。
——狠抓党建帶动工运事业服務。结合縣委要求各級党組織“晉級升星”的统一部署,抓实工會机关的党建工作,把党組織“晉級升星”和創建“星級工會”組織有机结合起来,爲夯实基层組織建设和增强服務職工意识、提高服務職工水平打下基礎。爲了保证“星級工會”創建工作取得实效,縣總工會組織召開了創建“好花紅?星級工會”工作推进会,印发《平塘縣總工會关于基层工會創建“好花紅?星級工會”活動实施方案》及《八好乡镇創建》等相關文件,与縣級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签订創建“星級工會”責任狀,與鎮(鄉、街道)工會聯合會簽訂了“八好”鄉鎮工會責任狀,爲规范工會組織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三是积极作爲,努力实现“三個”提升
——學習貫徹十九大,提升思想政治素養。一是縣總工會組織召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会,對50多个各基层工會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各基层工會分别通过召開专题学习会、进村组宣讲等形式組織開展学习贯彻活動。二是按照州总工會及縣委“七進”工作要求,安排部署了十九大精神系列宣传活動,縣工會牵头縣工商联、工信局等4家單位,制定了宣講方案,成立了宣講小組进企业開展宣讲,開展网上知识競赛、演讲读书活動等,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到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一线工人中去。
——強化自身建設,提升工會幹部素質。
一是积极选派工會干部参加省总工會、州总工會舉辦的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不斷提升工會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近年来,8人(次)领导班成员参加省总工會、州总工會組織学习培训的专题培训会,选派12名干部到厦门等第参加黔南州工會組織的干部培训班。选派 5名幹部到廣州參加黔南州工會幹部業務培訓班。二是积极組織開展基层工會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会,不斷提升基层工會干部业务水平。舉辦了基层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各基层工會500名幹部參加了學習培訓。三是加强工會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措施,以绩效管理爲抓手,年终對干部全年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干部職工年终绩效奖金挂钩,不斷激發幹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强化大局意识,提升服務中心工作水平。一是強化中心意識,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縣總工會按縣委、縣政府的总体要求,积极組織干部職工、驻村干部深入到挂帮村開展调研和走访慰問工作,爲贫困戶送資金、送技術、送資料、送物資等,支持貧困村發展村級集體经济,開展通组道路硬化、安装路灯、通讯设施、绿化环卫等配套设施建设,贫困戶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服務好縣大旅游战略。在我縣筹备省十二届旅发会期間,縣總工會联合縣旅游部门,舉辦了旅发会导游培训班,支持一定的经费协助风管处旅游局開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對140名解说员进行4期培训,對全縣宾馆酒店及农家乐从业人员860人次进行3期培训;各級基层工會組織450余名志愿者参加服務省十二届旅发大会;抽调了縣總工會5名干部,脱产参与到省十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各项筹备工作中,爲舉辦省十二届旅游发展大会提供保障。在每年開展“陽光職工·幸福平塘”“五·一”系列活動期間。通過與“貴州熱點”、“黔南在線”等網絡平台聯合,共同舉辦“特色风味烹饪暨名优小吃”大赛、“神韵平塘”风光摄影大赛、“晒幸福”生活摄影大赛等活動,鼓励广大職工和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通过镜头展现了平塘的民俗民风及秀美山水,摄影作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评选,對优胜作品进行奖励,鼓励職工及群众寻找平塘的美,努力推介平塘,較好的宣傳了平塘豐富的旅遊資源。
五、 正視不足是前提
各项事业和工作都不是最好,只能是更好。推进工作,难免存在不足甚至于差错,但要敢于面對不足和差错,才会总结经验,举一反三,促进工作。縣總工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离上級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甚至于問題。一是先進集體和优秀个人的选树不够。近年来,我縣在推进平塘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涌现出不少的先進团体和优秀人物,由于培育典型工作做得不够好,在向上級組織选树和推荐中,名额不多、影响力不大,以至于各級劳动模范的数量少。二是工會自身宣传力度欠缺。工會自身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量投入不足,创新不够,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工會的工作性质及所開展的工作。三是對“兩新”組織工會建设滞后。在工會建设方面,目前工會建设主要覆盖了行政、事业单位、国企、酒店等等,在新经济組織和新的社会組織等行业,指導和幫助建設工會組織还相對滞后。
六、服務满意是归宿
工會組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職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級群众組織,是党联系職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帶。工會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引导職工群众跟党走、听党话,密切联系職工,听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職工的生活,帮助職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爲職工服務,真正做广大職工群众的“娘家人”。要当好“娘家人”,必须善听職工所言、善谋職工所想,善爲職工所需,圍繞“三推进”下工夫,扎实有效的開展職工帮扶工作。
一是推进品牌建设,在创新活動上下工夫。“陽光職工·幸福平塘”“五·一”系列活動品牌,是中共平塘縣委重视工會工作和关心全縣广大職工群众的载体,深受職工群众的欢迎,也是平塘縣各級工會組織開展工會工作的抓手,“陽光職工·幸福平塘”“五·一”系列活動品牌,涵盖宣传平塘的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选树各类先進岗位和优秀劳动者、開展職工文体活動等方面的内容,是广大職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動项目;縣總工會要一以贯之的抓好各年度活動的谋划和開展;加大對“平塘工匠”的选树,在条件较爲成熟的企业创办“工匠孵化园”,爲培育“工匠”打下基礎;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提振職工“争、学、赶、超”的精气神;要力求圍繞縣委的战略部署和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抓实活動内容,丰富活動项目,贴近職工工作和生活,让活動项目成爲广大職工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参与项目中身心愉悦,提振士气,提高工作效益,推动发展。
二是加强組織建设,在规范化創建上下工夫。坚持不懈抓好基层工會組織建设和会员发展工作,健全“党建帶工建”工作机制,要积极探索以“兩新”組織爲重点,推动行业性工會组建,最大限度的把行业職工和农民工組織到工會中来,充分发挥他们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工會基层組織规范化建设,坚持高标准的指导镇(乡)工會联合会組織建设,调动积极因素,体现镇(乡)工會联合会在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職工权益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要以創建“星級工會”組織爲抓手,加大“八好”工會組織建设力度,推动工會机关建设,让職工满意,努力实现各級工會組織成爲職工的“職工之家”。
三是强化大局意识,在服務中心上下工夫。继续关注困难職工,開展好對困难職工的帮扶工作,深化“金秋助學”、“大病救助”、“关爱行动”等工作内容,組織全縣各級工會組織,努力让高考学子不能因困难而失学、病患家庭不能因病患夬无助,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不能因“留守”而缺失关爱。要盘活工會会员卡“一卡通”服務资源,联系选定一批商戶,实现職工医疗互助、職工正常福利等“一卡多能”服務内容,提升服務质量;要努力建设好“服務職工中心”和“服務職工工作站”,丰富服務项目,提升便利度,诚实爲職工服務;要引导各級基层工會組織圍繞縣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切实投身于全縣的“大扶贫、大旅游、大生态”战略行行动中,发挥好工會組織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各級工會組織在团结和引导广大職工群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級工會工作者要强化政治意识、坚定信心、加强学习,坚持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服務職工的舆论导向、强化自身建设的形象,在上級工會組織和同級党委的领导下,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在服務地方发展中一定能有所作爲。